寶寶趴睡的注意事項
作者:南陽泓德家政 發(fā)布日期:2022-11-19 01:26
隨著寶寶慢慢長大,育嬰師或寶媽會發(fā)現,有時寶寶睡著一段時間,到后來就變成趴睡的姿勢了。
所以,寶寶趴著睡到底好不好?這樣的問題當然不能一概而論,還是要分寶寶具體的情況才能判斷的喲~
今天我們就讓好孕媽媽公司的專家老師給大家說說哪些寶寶適合趴著睡?有哪些好處?有哪些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寶寶不適合趴著睡呢?
有時,6~7個月開始,嬰兒會由仰臥位轉為俯臥位,家長覺得很奇怪,擔心孩子是否有問題
其實,這恰恰說明了這個月齡的孩子已能自由地翻身了。能夠自由活動的寶寶,就會在睡覺時選擇自己最舒服的姿勢。
如果嬰兒覺得趴著睡舒服,又能夠自己翻身,就會采取這種姿勢。事實上,自然界大多數動物也是趴著睡的。
患胃食道逆流、阻塞性呼吸道異常、斜頸等的寶寶,可以嘗試趴睡,以幫助緩解病情。
另一種狀況要特別注意,幼兒有痰時,常常會嘔吐,一旦有嘔吐,要讓幼兒趴下,使食物流出,才可再躺下,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國外科學家曾經對80名健康嬰兒進行睡眠姿勢的研究。其中,40名嬰兒通常俯臥著睡眠,另外40名通常仰臥睡眠。
結果發(fā)現,趴著睡的嬰兒睡眠時間較長,睡眠質量較高的非快速動眼睡眠時間增加,覺醒次數和時間減少。
可見,趴著睡有助于健康嬰兒的睡眠。這可能與趴著睡時機體接受的外界刺激,如聲音、光線等的減少有關。
從人體生理解剖角度說,嬰兒的胸廓、肺的后側部較長,俯臥時肺受擠壓程度最輕,呼吸時最符合自然規(guī)律。
有資料表明,嬰兒趴著睡時,呼吸效率較高,血紅蛋白含氧量與仰臥睡時相比,增加了5%~10%,可見,嬰兒趴著睡有其解剖生理上的合理性。
嬰兒胃的容量很小,彎曲度不夠,加上賁門部收縮力弱,所以嬰兒吐乳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賁門靠近胃部中間,人體趴著時賁門部被抬高,可以預防吐奶。這時即使發(fā)生吐奶,由于臉朝下,也不至于因嘔吐物吸入氣管而造成窒息。
孩子趴著睡,胸廓受壓,床的反作用力可促進心肺的發(fā)育。嬰兒2個月時就已能抬頭,隨著孩子四肢的發(fā)育,他們開始能獨立、隨意的進行肢體運動。
趴著睡更有利于肢體鍛煉。從開始的抬頭到兩腕支撐抬頭,可以增強腕、臂和項背等肌肉的力量。
同時孩子從小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養(yǎng)獨立、自強的精神。
胎兒在媽媽子宮里就是腹面部朝內,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勢。因為人體的腹面部相對于背部來說,缺少骨骼的保護,容易受到外界傷害,且比較敏感。
這種姿勢是最自然的自我保護姿勢。許多寶寶天生就愛趴著睡,也是基于上述原理,把身體最脆弱的部分保護起來;
睡沉時更有安全感,容易睡得熟,從而減少哭鬧,有利于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
趴著睡時,胃容物不易流到食道及口中,而引起嘔吐;反而蠕動到小腸中,有利于消化吸收。
即使寶寶吐奶,胃容物也會順著嘴角流出,不必擔心寶寶會將嘔吐物吸入器官而導致窒息。
趴著睡可使寶寶受抬頭挺胸的帶動,從而鍛煉了頸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翻身和爬行的訓練。
俯臥時面部朝下,后腦勺朝上,不會導致頭部變形,容易塑造完美頭型。
趴著時寶寶的胸部壓迫床,床會給一個反作用的壓力正好按摩他的胸廓,能提高寶寶的肺活量,促進呼吸系統(tǒng)的發(fā)育成熟。
剛剛我們說了寶寶適合趴著睡的寶寶和趴著睡好處~除此之外,哪些寶寶并不適合趴著睡呢?
不適合趴著睡覺的寶寶有患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喘鳴、肺炎、感冒咳嗽時痰多、腦性麻痹的寶寶;
以及某些病態(tài)腹脹的寶寶,例如患先天肥大性幽門狹窄、十二指腸阻塞、先天性巨結腸癥、胎便阻塞、壞死性腸炎、
腸套疊和其它如腹水、血液腫瘤、腎臟疾病及腹部腫塊等疾病的寶寶,不適合趴睡。
2、未滿月前的寶寶因為還不會將頭轉到另一邊,故不建議采此睡姿。
3、必須有護理人員(家長)清醒狀態(tài)下守護在寶寶身旁,床或枕頭不宜太軟,寶寶口鼻可能陷入而影響呼吸,發(fā)生意外。
8、若發(fā)現寶寶經常睡同一邊,父母就要輔助換邊,否則一樣有頭型偏的問題。
到這里,大家對于自家的寶寶是否該趴著睡都該很清楚了吧~